免费咨询热线:4000 949 818
资讯默认广告

“粘”“黏”混乱何时休

文章出处:网责任编辑:作者:人气:-发表时间:2017-05-11 17:13:00

“粘”“黏”两字的混用问题由来已久,早在十多年前《粘接》杂志就曾发起过对此问题的讨论,以期统一认识、消除乱象,但效果欠佳。随后,国内某出版社公布了他们自己的“粘与黏”的规定用法。这一内部规定不但没有起到在科学的基础上规范用字的作用,反而引起了新的混乱。

例如,该出版社规定“胶粘(zhan)剂”要改为“胶黏(nian)剂”,“粘(zhan)合剂”改为“黏(nian)合剂”,“增粘(zhan)剂”改为“增黏(nian)剂”等。本刊认为这些改法、用法都不合适。理由如下:
其一,不符合国标规定。
GB 2943-82《胶粘剂术语及其定义》中,把“胶粘剂”“粘合剂”“粘接”“粘附”“增粘剂”等都已规定为标准词汇,其中的“粘”(zhan),都不能是黏(nian)。国标通用标准应该比企业的出版社的内部规定更具权威性;
其二,与《新华字典》相悖。
《新华字典》1998年修订本620页言明:粘:zhan,黏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,例如:几块糖都粘(zhan)在一起了。再看360页,黏:nian,像胶水或糨糊所具有的能使物体粘(zhan)合的性质。这些解释,尤其是对“黏(nian)”的解释其实已经很清楚地将“粘”“黏”两字区别开了。“黏(nian)”是代表物质的性质,如黏度、黏稠、黏土、黏膜、黏弹性等。而“粘(zhan)”则表示一种动作或行为,以及由这种行为引申出的事物。而胶粘剂的定义是:通过粘附作用,能使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。也就是用胶把物体“粘(zhan)”起来,而不是“黏(nian)”起来。例如,“把黏膜粘合在伤口处”这句话,如果改成“把黏膜黏(nian)合在伤口上”,你不感到别扭吗?又如,“增粘剂”定义是:能增加胶粘剂粘附性的物质,而“增黏剂”则只能理解为增加其黏稠性的物质。其意思全变了,黏稠性和粘附性完全是两码事,黄油也很黏稠,但它毫无粘附性。
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混乱呢?
小编认为其根源还是在权威性的字典中。“粘”字除有《新华字典》620页粘(zhan)的解释外,在360页还有一个词条:
粘(nian)
1、姓;
2、同黏。
也就是说粘是黏的异体字,这就为这两个字的混用找到了理由和借口。
对字典的释义,我们无权改变。最现实的办法,还是提倡广大读者依照国标规定用字。特别是我们胶粘剂业内人士,更应该带头执行胶粘剂的有关国家标准,以规范我们的学术用词。
学术无小事,学者当甚微。“粘”“黏”二字的混用,虽说不上大谬,但也是学术研究中的瑕疵。本刊希望我们的年轻学者,都能从一字一词为始,凭借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,推动我们行业的学术规范、技术进步。
此文关键字:热熔胶|热熔胶棒|热熔胶条|广东热熔胶厂家|家具封边热熔胶|封箱热熔胶|滤芯热熔胶|环保胶|拼板热熔胶|热熔胶怎样使用

相关资讯